有个搬运工人意外地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,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冷冻车厢里,如果出不去就会被冻死。不到20个小时,冷冻车厢被打开时人已死了,医生证实是冻死的。可是,人们仔细检查了车厢,发现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,通风装置工作正常。那位工人确实死了,因为他确信: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。

什么是悲观心理

心理学上认为,悲观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,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、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的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。它由精神引起,但还会影响到组织器官,引起相关的一些心理及生理疾病。如焦虑、神经衰弱、气喘不接等等。

一般而言,容易悲观的人是与世无争的好人。他们心地善良,洁身自好,习惯在处理事务上忍让、退缩、息事宁人,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,生性胆小、怯懦。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言行不检“负责”,甚至对别人的过错也“负责”。明明是别人登了自己一眼,他也会立即觉得自己肯定做了不好的事。

极端悲观的人常用反常性的方法保护自己。越是怕出错,越是将眼睛盯在过错上。一句话会后悔半天,人家并未介意的事他也神经过敏。他对人际冲突极为恐惧,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也很奇怪。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打了,他还跟着打自己的孩子,因为孩子给自己惹是生非。

与别人发生冲突,在对方恃强要挟之下,他会当众打自己耳光,以求宽恕。同时用这种办法来平衡自己的苦闷,“因为我该打,打了自己才心安理得。”

平常的人也有悲观情绪。表现为事情发生后的自我检查,总结不足,找出不足的原因,从而在以后的行动中作积极的调整。就这一点来说,人人都会有悲观,它是人类进步的校正器。但极端的悲观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,必须进行适当调适。

心理日记
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·加德纳,原来是位医生。他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:让死囚躺在床上,告之将以放血的方式执行死刑。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,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,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滴水,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,结果那个死囚昏了过去。他认为,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中,80%的是被吓死的,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。

1988年他公布实验结果时遭到司法当局的起诉。但是他用事实告诉了世人: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梁,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,那么这个人的生命也就变形了。

可能有人常常会像传教士那样对别人说: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。这么看问题的人也不是没有道理,想想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,就首先决定了他要面临死亡的威胁,然后是各种各样的压力、烦恼、挫折或是苦难。由此看来,人有悲观情绪是在所难免的事情。但尼采有句话说得好:“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。”

人有悲观心理是正常的事情,但让悲观成为习惯却并不是件好事。人们常看到悲观的人整天愁眉苦脸,看什么都不顺眼,甚至要寻死觅活的人就是如此。遇到一点困难,生活有挫折,就说命运对他们不公,就自毁自灭,甚至于堕落,这种例子已有不少。古时有寻世外桃源的,有隐居山林的,有“看破红尘”出家的等等。而今,已无法脱离社会的这类人,就甘愿沉沦,随遇而安,不求进取。这些人是生活的弱者,是懦夫。他们不敢吃苦,贪图安逸,总是幻想着一切都是美好的,他们也只能生活在幻想中。